 |
|
 |
|
 |
 |
|
中國特許經營的困境與出路
|
發布時間:2011.12.20 新聞來源: 瀏覽次數: |
|
《大趨勢》的作者約翰·拉斯比認為,“特許經營是至今最為成功的營銷觀念”。許多研究都表明了這樣一個結論:無論在世界哪個國家和地區,也無論在何種經濟環境或文化背景下,特許經營都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并在世界各國商業發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經濟生活中,數量與質量并不總是一個成正比的邏輯關系,更多地表現為反比關系,高速發展的特許經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速度增加了數量,卻降低了質量,甚至帶來了部分泡沫。這對為世界所看好的中國經濟來說,無疑是陽光下的一片陰影,引發了我們深深的隱憂。 困境中的中國特許經營 2005年3月7日,南京中級法院向社會公開披露了“十大不誠信案件”,其中特許經營虛假宣傳排在第一位。二年前,南京某飾品公司成立后,在全國多家媒體上發布招募連鎖加盟店的廣告,利用“絕低價格量販式”、“無條件退貨”等語義模糊的詞語,虛假宣傳加盟店的投資回報、利潤空間等,上當的加盟商不下百余家,在當地引起了很壞的社會影響,直接關聯到特許經營在南京的展開。 南京“誠信案件”釵僅是中國特許經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關于特許經營的類似事件不時見諸報端。其中,比較典型而且較具影響的是上海僖加案件。 上海僖加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于2001年8月20日在上海注冊登記。公司針對中國大型企業辦公室及商號、便利店,以販售、委托等方式,提供意大利進口研磨咖啡機的使用指導,并于2001年12月推出行動咖啡吧——“得意館”。據這個臺資企業的網站介紹,他們獲得上海市政府“4050”項目,針對下崗工人創造就業機會,并稱“得意館”是國內第一家采用進口營業型咖啡機與行動咖啡館體系的連鎖店,重資引進意大利brasilia專業咖啡制造廠精心研發的robo-caf2和saeco全自動電腦研磨咖啡機及營業用cimali機,充分為連鎖商考慮,簡單易學、制作快速、專業口味。在一連串的“介紹”之中,最為誘人的是其加盟條件:每位加盟者只需繳納12萬至14萬元,售加則替加盟者尋找旺鋪、代為培訓員工、原料配送、免費維修咖啡機械等等。優厚的條件極具誘惑力,眾多市民紛紛掏錢加盟。 許多加盟者選擇了委托經營,有些人甚至從未去過自己的加盟店。經營情況如何?一無所知。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家坐等紅利。僖加也因此名聲大振,并陸續將手伸向青島、重慶、南京、大連、福州等地,但事情并沒有加盟者憧憬的那么好。首先,由于市區只有這么大,雖然僵加吸引了更多人加盟,卻根本開不出如此多的店。一位加盟者在2002年3月簽約“得意館”,直到次年3月僵加才為他選好館址。但奇怪的是,他在2002年4月就已經收到了第一個月的5000元紅利,可這名加盟者卻并未對此反常情況有所覺察。其次,加盟者的回報并不盡如人意。僵加為一位加盟者在浦東某大廈內找到一個鋪位,并預計每天有750元純利進賬,而實際每天最多只有20人光顧,入不敷出,咖啡店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事后的分析,上海僵加的特許加盟“資金鏈”出現明顯風險。儒加在按約定每月將5000元打入加盟者的銀行卡僅1年之后,就開始拖延,不能再將紅利打人卡內。加盟者不得不三番五次地上門催款,催得緊的加盟者,又可分得幾次紅利,但他們并不知道,“盟主”是靠拆東墻補西墻來維系資金鏈的,而不是經營利潤。最后,“盟主”終因無法繼續維持下去,竟然卷錢而逃,人去樓空。但是,上海售加案會是中國特許經營糾紛中的最后一例嗎? 中國特許經營現狀的成因 由于目前我國特許經營仍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給一些不法商人帶來了可趁之機。我們在當前要推進特許加盟市場的健康發展,首要任務就是完善相應的法規管理體系。從氣得意館“事件中可以看到僵加公司行騙其實有諸多蛛絲馬跡‘比如僵加公司反復變換法人代表,在敗露之后”金蟬脫殼“。售加公司在創立時法人代表是陸某,此后換成了某臺籍人士,而在上月底它的法人代表又悄悄變更了;僵加公司在上海開出的l00多家“得意館”連鎖店全是加盟店,竟然沒有一家是自己投資經營的樣板店;僵加公司的許多加盟條件都優惠得離奇:加盟金只須繳12萬至14萬元,就可委托公司經營,每月坐收5000元紅利。但這些都是口頭約定,包括僵加對加盟者信誓旦旦許諾的”由公司派遣服務員、負責選址、3個月內可退款“等條款,都沒有形成文字寫道合同文 本。 僖加案件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存在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將特許加盟異化為”快速圈錢“的現象。作為一種不需要進行較大投資,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擴張經營范圍的經營方式,特許經營為少數打著合法化外衣從事圈錢的商人提供了發家致富的美麗借口。對特許經營無知的人們,與國家相關領域立法薄弱的組合,導致人去樓空的一幕頻頻上演。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特許加盟行業都存在隱憂。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統計,截至2002年底,全國已有3000多個特許經營項目和2萬多個經營點。從總體上看,特許總部通常規模較小,實力不強,許多特許企業的企業文化、管理團隊、資金實力、管理基礎都還比較薄弱,一些特許經營者盲目擴張,導致連鎖店的數量到了一定規模就失去了控制力,給總部造成較嚴重的損失。有專家指出,”在國外,特許加盟融資活動與公開發行股票一樣必須嚴格監管,而在我國卻幾乎失控。我國原先制定發布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只有3頁紙,而國外相應的法規都是厚厚的一本”。對于中國特許經營領域里這種成績與敗筆并存的現實,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語中的:當前相關法律與法規不健全已成為影響我國特許經營業發展的關鍵。 我國特許經營領域的法制建設并不是一片空白,只是起步比較晚而已。到目前為止,我國直接涉及調整特許經營的法律規范有:國內貿易部、國家技術監督局《關于加強連鎖店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1996年3月4日);國內貿易部《連鎖店經營管理規范意見》(1997年3月27日);國家經貿部、文化部、郵電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工商局、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連鎖店經營專營商品有關問題的通知》(1997年8月25日);國內貿易部《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1997年11月14日)…… 上述規范性文件是我們開展特許經營業務的重要法律依據和標準。其中,國內貿易部制定的《連 鎖店經營管理規范意見》是第一個直接涉及特許經營的法律規范,我國的特許經營自此走上有法可依的道路。令人遺憾的是,此《意見》中并沒有“特許經營”的概念,而是以“特許連鎖”的名義出現。第一個專門調整特許經營的法規是國內貿易部制定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此《辦法》比較系統地規定了特許經營的定義、基本形式、特許者和受許者的條件、基本權利和義務、特許經營合同、費用等內容,是我國調整特許經營較為規范的法律文件,在規范特許經營活動方面起到了有法可依的作用。但是,由于特許經營在中國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對其認識和理解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作為國家的宏觀立法,不可能從一開始就向著有成熟立法經驗的歐美日等國家的既定標準看齊,而是應該根據中國自己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走階段化完善的道路。 對特許經營主法現狀的評析 從我國特許經營的市場現狀看,法律環境還遠遠不能滿足特許經營快速發展的需求,F有的規范性文件,無論是從數量、質量,還是調整范圍上都存在很大不足,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 1、立法規格較低。 中國從2005年2月1日起開始5行《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主是國家經濟生活和法治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國有關商才特許經營的規定主要是1997年原國內貿易部發布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該試行辦法規定車為原則,遠遠不能適應中國特許生營快速發展的需要。此外,根據中國入世承諾,中國應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3年內對特許經營取消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限制。因此,制定《辦法》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規范中國特許經營活就的客觀要求,也是擴大開放、履行人世承諾的需要。但是不論是《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還是新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都不難看出國務院部委立法的身影。 2、立法缺乏體系。 1997年9月29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連鎖店經營有關財務管理問題的暫行規定》,按照該規定的第三章第十五條,總部對于加盟店擁有經營權和管理權,加盟店擁有對門店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加盟店具備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從法律效果上來說,這一規定確立了總部與加盟店在財務上的相互獨立地位。但是根據立法法的要求,這種暫行規定無權對涉及民事生活的問題尤其是涉及所有權的問題作出規定,條文中所講的加盟店具有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并擁有對門店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實際上屬于私人生活領域的權屬問題,完全可以并應當由當事人自己來進行處分。 1997年11月14日,為規范特許經營行為,保護特許者與被特許者雙方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推動連鎖經營的發展,原國內貿易部發布了《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隨著國內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加深,更因為特許經營事業在國內的蓬勃發展,中國商務部于2004年12月30日發布,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該辦法一改先前關于特許經營的定義,認為特許經營是指通過簽訂合同,特許人將有權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標、商號、經營模式等經營資源,授予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一經營體系下從事經營活動,并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直到這個時候,特許經營的定義才被首次以規范性文件的方式確定下來。 3、立法內容簡單化。 除了特許經營的定義之外,關于特許經營的從業主體資格、法律責任等問題,在現行有效的立法上也缺乏詳細規定,這對于打擊當前利用特許經營立法漏洞進行詐騙的違法犯罪活動、規范當前一涌而起的特許經營商業廣告行為來說,遠遠不夠用。 完善我國特許經營權立法的思路與建議 1、立法認可和保護特詩經營權。 特許經營不僅適合于發達國家,同樣適合于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特許經營問題上,中國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加入wto后的國際環境,更是為中國發展特許經營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外部環境。但是僅僅有這種商業環境是不夠的,在保護特許經營的諸多方式中,法律最為有效而穩定。但其前提是形成政府對于特許經營的正確認識、積極引導,在全社會形成共識,正確引導企業發展特許經營活動,提升全社會對于特許經營的認知水平。 特許經營作為一種經營方式,品牌價值在其中得到了休現和增值,特許權人和受許人的共同所有權可以保護這種相互依賴的價值。當一般企業的激勵機制不能發揮有效作用的時候,特許經營可以將監督和標準融入到企業的重復主營活動中去,利用獨立經營和集體實踐品牌的模式,為實現晶牌的價值提供激勵。因而,特許經營的正面積極作用與其被濫用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對于現階段特許經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樣要在發展過程中解決。隨著特許經營立法的逐漸完善、商業乃至整個法律環境的曰益優化,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2、提升特許經營在法的層次和規格。 現行的特許經營立法,雖然取代1997年發布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但是仍然沒有改變其部門立法的特質,更沒有改變其部委立法較低的法律地位。關于特許經營問題,目前規格最高的立法僅僅限于商務部立法,這和特許經營在國民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及其本身的特殊性是不相稱的。 美國的特許經營在20世紀60年代曾出現過混亂的局面,特許市場遭受了很大的損失。1970年,加州設立了特許經營的第一個法規;不久,又有14個州也制定了專門的法律規范;1979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又頒布了ftc規則。特許經營開始逐漸規范,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特許經營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美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必須進行特許經營的專門立法。盡管越來越多的國家考慮對特許經營專門制定法律,但是成功的主法并不多見,其原因在于特許關系涉及到大量不同地區的法律,特別是在聯邦制國家里,這個問題表現得非常明顯。但中國不是聯邦制國家,還不存在國內獨立立法之間的沖突問題。 3、豐富特許經營立法的內容。 作為wto成員國,入世后,如何面臨wto規則修改本國相關領域里的立法、以適應wto關于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的規定和要求是我國首當其沖的問題。特許經營作為服務貿易的一種重要形態,立法應該符合wto關于透明度和可以司法追訴的要求,一個部門規章要達到和承受這么宏大的制度任務,有點勉為其難。 由于特許經營合同的規制內容較為有限,所調整的對象僅僅限于特許經營合同權力義務。因此,走特別立法和合同法相互配合之路勢在必行。 首先,我們可以考慮在合同法中增加關于特許經營合同的專章規定,使得這一本來屬于民事生活領域的法律活動能夠切實做到有法可依,同時使與特許經營合罔有關的法律關系能夠納入司法救濟的范圍,擺脫當前特許經營被濫用后的缺乏救濟的困境。 其次,作為特許經營立法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名稱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規范對象。完善《企 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有效保護企業商號權(字號權)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立法內容。在特許權諸多內容的保護中,商號權的保護在我國是一個薄弱環節。從目前來看,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僅是通過對企業名稱的保護而對商號權予以間接保護,商號權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權利并未得到法律的直接確認,商號的所有、商號的許可使用等問題更是有待于進一步具體化。 4、鼓勵和發展特許經營中介服務組織。 《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各級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特許經營活動的管理和協調,指導當地行業協會(商會)開展工作。相比較原國內貿易部制定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按照《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七條的規定,特許者開展經營活動時,應按本規定提交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備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工作是制定特許經營的行規行約,開展行業自律,為特許雙方提供相關服務,促進行業發展。 關于特許經營中介服務組織和各級商務主管部門之間的關系問題,既然強調了中介服務組織的中介性,那么這些組織從事商務特許經營中介活動時,只要不違反國家關于社會團體法律規制的硬性規定,那么其活動的方式和內容以及內部的自律性規定,都是特許經營體系內部各個受許人與許可人應該遵守與執行的,F行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將特許經營中介服務組織和各級商務主管部門之間的關系概括為“管理、協調、指導”六個字。然而,特許經營中介服務組織是一種社會中介組織,是獨立的社會團體法人,應該保持其中立性。這就要求其和政府在特許經營行業自律的問題上的關系不應該是管理和被管理,而應該是協調和指導的關系。要真正做到行業自律,就應該在放權擴能上有實際行動,將規范特許經營活動的重心放在行政執法和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上,給自己松綁的同時,切實做到行業自律機構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
|
|
|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欧美性群另类交,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